趙亞非家庭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間:2018-09-11 來源:省婦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享到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古人云:孝與親,所當執,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尊崇“百善孝為先”,趙亞非一家更是將“孝親敬老”奉為圭臬,立身正形。這一點,趙亞非父親就給出了很好的詮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一、以身作則,孝親敬老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趙爺爺奶奶對北京和毛主席都心懷特殊情感。2012年趙亞非父親攜近80高齡雙親遠赴千里北京,登天安門仰毛主席,圓二老一生夙愿;之后驅車百里,攜雙親日照觀海、鄭州福塔賞落日、西安登高古城墻;父親講:“陪伴生在農村一輩子未出過遠門的父母一起見證日新月異、繁榮昌盛的祖國,也是一種孝行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2013年奶奶患病臥床三年,定時定點翻身、按摩背部與腿部、擦拭身體是父親的必備功課;每次住院治療期間,父親都會帶上鍋碗瓢盆,只為能給奶奶熬上一碗可口粥;父親的無微不至更是獲得了鄉親們的口口稱贊,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身邊的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二、以訓立家,教子有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趙亞非弟兄三人,父親因幼年貧窮讀完高中便在家務農,但他深知知識的力量,排除艱辛萬難供三個孩子讀完大學。同時,父親也非常重視道德的培育,有了好家訓才能有好家風。他經常講:“堂堂正正做人,踏踏實實做事,兢兢業業讀書,勤勤懇懇治家?!笔桥惆槿值荛L大成人的家風良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三、反哺社會,代代相承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趙亞非更是化小孝為大愛,投身社會公益,曾榮獲2017年度河南好人、濮陽最美家庭、濮陽好人、濮陽縣十大好人、助人為樂道德模范等。加入“寶貝回家”成為一名尋親志愿者,7年時間幫助了近400多個尋親者尋家,并成功幫助近30名尋家者與家人團聚;兒時被拐虐待的鄭雄坤、被拐到開封26年的曲來峰、與家人分別81年的焦作老人魏子蓮…等等太多的悲歡離合團聚故事,在趙亞非的努力尋找下一一得以團圓。多次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《等著我》節目現場錄制,中央電視臺法制頻道《夜線》跟蹤報道,尋親團聚故事被錢江晚報、河南電視臺、法制日報、貴州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,感動無數觀眾。同時,資助3名孤兒學生為其助學圓夢;經常帶孩子去敬老院探望老人,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德的引領,家風無形,傳承在行,只有父母長輩身體力行去傳達精神,才能將這份好家風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大孝愛國,小孝愛家。盡管這個家庭并沒有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,但良好的家風經過磨煉和沉淀,踐行與堅守,定能成為磅礴的社會正能量,成為匡扶社會正氣和建設美麗中國的澎湃洪流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少妇高潮a一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