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河南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,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。數據顯示,2021年,全省生態環境質量達到污染防治攻堅開展以來最好水平。
或許是開窗通風時的一次暢快呼吸,又或許是郊游時帶來驚喜的汩汩清泉……好生態正在悄然浸潤我們的好生活。請跟隨記者的腳步,一起尋找美好環境帶給我們的“小確幸”吧。
8月30日,一場秋雨過后,鄭州的空氣格外清新。在北龍湖森林公園,王雪為8歲的女兒拍下了一張藍天綠樹為背景的生日照。
5年前,王雪作為環保志愿者加入了“鄭州空氣一目了然”的空氣質量觀察公益項目,“工作”的內容是每天拍攝一張天空照片。隨著照片不斷累積,王雪驚喜地發現,鄭州的藍天白云越來越多?!耙郧爸灰兴{天,朋友圈都會被刷屏。但這幾年,曬藍天已經不流行了,因為好天氣不再稀罕了!”王雪說。
空氣質量的改變藏在悄然之中。曾經因為“霧霾”而被千家萬戶熟知的PM2.5,現在已很少被人提起。當年賣到脫銷的空氣凈化器,也早已退出熱銷排行榜……
從“一路向下”的空氣質量折線圖能看得更加清晰——2021年,全省優良天氣超過七成,與2015年相比,PM10、PM2.5年均濃度分別累計下降42.96%、43.75%。事實上,經過艱苦努力,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治理大氣污染速度最快的國家。
然而,和其他省份相比,河南底子并不好。煤炭消費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一成、六大高耗能產業能耗占規上工業的86.3%、公路交通污染排放嚴重,再加上三面環山,大氣污染擴散條件極差。
降低污染,首先要調結構減排。
在河南省大地水泥有限公司門口,立著一塊電子屏,跳躍的數字展示著廠內兩條生產線顆粒物排放的實時數據。作為傳統“兩高(高耗能、高排放)”項目,大地水泥在全省率先實現超低排放,顆粒物排放濃度遠低于國標和省標。
在這里,脫硫脫硝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收塵效率超過99.99%。從投入原材料到產品裝運,都在“密閉”負壓的皮帶廊里完成,霧化噴淋裝置24小時堅守,隨時消滅細微揚塵。
緊緊抓住源頭治理,河南已累計取締整治“散亂污”企業12萬多家,并在全國率先完成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。遍布全省的數萬個“藍天衛士”電子監控,讓秸稈焚燒、燃放煙花爆竹等大氣污染行為無處遁形。
河南的能源結構也越來越“清潔”。
襄城縣山頭店鎮耿莊村村民張輝家的屋頂裝上了光伏板。9月1日下午,張輝查看完電表說:“今天發電量還不錯,自家用了5度電,剩下的4毛錢一度賣給國家電網?!苯衲晟习肽?,河南戶用光伏以232.3萬千瓦的新增裝機容量領跑全國,薄薄的光伏板正在成為不少農家房頂的標配。
而300公里外,清豐縣固城鎮和潘省村村民程素霞家也通上了天然氣,徹底告別了臟亂的舊煤爐。放眼全省,像程素霞一樣完成清潔取暖“雙替代”改造的家庭已累計超過548萬戶。
“從產業結構調整到清潔能源替代,從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控到區域聯防聯控,黨的十八大以來,藍天保衛戰全面發力,日益增多的藍天白云、繁星閃爍正在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?!笔∩鷳B環境廳黨組書記、廳長王仲田說。
空氣的變好讓看星星成了生活中的“小確幸”。在旅游平臺上,截至2022年7月,星空酒店與民宿的整體數量已經比2013年增長10倍多。
兩年前,大學畢業后的全泉返鄉創業,在老家淅川縣盛灣鎮瓦房村開起了民宿。眾多房型中,“星空房”常常一房難求。
“這充分證明了‘藍天就是幸?!??!比锌卣f。(記者 趙一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