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1日晚,第七屆中國詩歌節開幕式文藝演出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。 (記者 聶冬晗 攝)
金秋鄭州,流光溢彩;大美中原,如詩如歌。五千年中華文明為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詩歌作品,猶如座座高峰,矗立于民族精神高地;又如點點繁星,璀璨于人類文明星空。
9月21日,第七屆中國詩歌節如約而至。當晚,詩歌節開幕式文藝演出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。
這是一場百花齊放的文藝盛會。開幕式演出由“詩源”“詩憶”“詩脈”“詩頌”四大篇章構成,高度融合詩歌朗誦、舞蹈、武術、戲曲、曲藝、歌舞以及情景演繹等多種藝術形式,全景式多維度的舞臺設計磅礴大氣,現場洋溢著濃濃的詩情畫意。
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。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?!苯欀d延千年的詩意,《詩經》從這里傳頌?!拔矣兄浑p寶石般的黑色眼睛,我驕傲,我是中國人”,一曲民樂大聯歡《詩國盛典》與現代著名詩人王懷讓創作的《我驕傲,我是中國人》詩朗誦巧妙融合,交相輝映,在低吟高歌中,展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、薪火相傳。
九曲黃河,是每一位中華詩人心中的文脈之河?!霸姂洝逼轮?,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走上舞臺,以配樂朗誦《大河——獻給黃河》深情謳歌母親河;豫劇《杜甫·大河之子》展現了詩圣杜甫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擔當;中國功夫《化境》傳承中華武術魂,融入岳飛的《滿江紅》詩朗誦,壯懷激烈、正氣浩然,偉大時代激蕩歷史回聲,彰顯家國情懷。
河南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,詩歌更是華夏文明璀璨的結晶。當晚的演出,一篇篇雄文翰墨、一行行妙言絕句化作“舞臺畫卷”,帶我們走讀中原詩鄉、品味大河詩意?!肚锛覈椤仿撜b古詩名篇,樹立起中國古代愛國詩人群像;《水月洛神·芙蓉池》演繹洛神傳說,展現中原文化獨特魅力;《數星星》以曲藝的形式講述姓氏背后燦若星辰的著名詩人。隨著《生查子·元夕》《陋室銘》《賣炭翁》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》《將進酒》等千古名篇聲聲入耳,人們穿越時空與歐陽修、劉禹錫、白居易、杜甫、李白等著名詩人相遇。
詩歌是中華傳統文化孕育的瑰寶,也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精神標識?!霸婍灐逼旅枥L盛世圖景,以《致祖國》回望“五四”以來的新詩之路;《風雅頌》以歌聲傳達詩意,傳承歷史文脈,展現當代華章。演出最后,全場放歌《新時代進行曲》,唱響時代心聲,振奮民族精神。
作為國內規格最高的詩歌盛會,中國詩歌節自2005年設立以來,文化和旅游部與中國作家協會、省級地方政府通力合作,已成功舉辦6屆。第七屆中國詩歌節以“詩在中原歌詠中華”為主題,由文化和旅游部、中國作家協會、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。
在接下來為期一周的活動中,將開展詩歌主題研討會、詩歌采風創作和征集、群眾性詩歌活動、詩歌主題劇目展演、詩歌主題精品旅游線路發布等多姿多彩的詩歌活動。
金秋時節,讓我們一起穿越詩歌長河,一起奔赴詩和遠方。(記者 溫小娟 郭歌)